参考消息网8月17日报道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8月14日发表题为《石油市场濒临深渊:2026年的原油过剩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的文章,作者是维克托·布兰科·莫罗达宝优配,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今年油价下跌令石油行业面临困境。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供需预测属实,未来几个月油价将持续下滑。国际能源署已经发布了8月份的月度报告,数据令人担忧:如果当前市场形势不发生改变,明年全球库存将以日均296万桶的速度增长,这将是创纪录的供应过剩,甚至超过2020年。
国际能源署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显而易见:在石油消费急剧放缓之际,全球却在快速增产,而且明年还将继续增产。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改变,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将仅仅增加70万桶,与主要产油国未来日均数百万桶的新增产量相比,这一需求增幅微不足道。
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外部合作伙伴,即“欧佩克+”刚刚确认,将于9月完成其7月达成的最新一次大规模增产协议,使得2025年的总增产量达到日均220万桶。这是“欧佩克+”计划向市场注入的原油量,但它原本希望以较慢的速度完成增产,即到2026年9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提前一年完成。
与此同时,“欧佩克+”的竞争对手,即美国、圭亚那、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没有袖手旁观达宝优配,它们不仅没有认为“欧佩克+”会蚕食自己的产量配额,反而在增产方面取得了进展:国际能源署刚刚提高了这些非欧佩克国家的增产预期。该机构在7月作出预测,2026年这些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量将日均增加90万桶,而现在国际能源署认为,增幅将达到日均100万桶。
“欧佩克+”及其竞争对手的供应量增加,加上消费未能复苏,在经济增长降温、关税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担忧加重的背景下,原油行业正面临一场完美风暴。2026年日均296万桶的过剩产量将创历史新高,甚至高于疫情最严重的年份2020年。
预计石油消费将出现停滞,很大程度上与能源转型有关。据国际能源署称,随着世界继续摆脱化石燃料,并在汽车领域以电动汽车取而代之,到这个十年的末期,石油需求将达到历史峰值。
在国际能源署发出警告之际,市场已经深陷原油生产过剩的泥潭。根据该机构发布的数据,全球原油库存已达到4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78.36亿桶。此外,不应忘记的一点是,2025年和2026年的原油需求增速将不到2023年的一半。
正值夏季,原油消费量通常会增加,欧洲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夏季的几个月徘徊在平均每桶70美元左右。然而,最近几个交易日,每桶价格一直面临下行压力,13日在下跌1.5%之后,自6月初以来首次回落到每桶65美元。
此外,多家分析公司更新了对未来几个季度油价的预测,反映出需求前景黯淡以及预期的供应过剩: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高盛集团预计一年后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为每桶53美元,摩根大通预计为每桶57美元,荷兰国际集团预计为每桶58美元。
如果国际能源署预测的情况成为现实,原油价格像一些分析公司预期的那样大幅下跌,那么这就有可能成为放在让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降息这个蛋糕上的“最后一颗樱桃”。目前已经有人提出,未来的会议可能会宣布降息50个基点,而不是市场目前预期的通常的25个基点。而能源价格下降,尤其是原油价格下跌将为此类举措提供支持。
关税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推高通胀,因为美国商品库存即将耗尽,企业不得不进口商品进行补充,而这些商品的价格已经包含了新关税的影响,油价下跌可能会抵消部分关税造成的通胀上涨。
不应该忘记的是,原油和其他能源价格对全球供应链和其他类型商品的价格有着重大影响。正如2022年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通胀迅速上涨一样,现在的情况可能是发生逆转。(编译/王萌)
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